秋季气温变化大,早晚温差明显,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甚至感染流感。很多人以为感冒只是小毛病,忍忍就过去了,但实际上,秋季感冒和流感的高发期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,还可能引发支气管炎、肺炎等并发症。结合多年生活经验和专家建议,我整理了一份秋季防感冒、抗流感的实用指南。
秋天的天气最爱“捉弄”人,早上凉飕飕,中午又热得让人出汗。很多年轻人嫌麻烦,不愿意带外套,结果一场凉风就让嗓子疼。我的经验是:
早晚加一件:哪怕中午热得脱下,也要在早晚出门时多穿一件外套或长袖。
护好颈部和腰部:这些部位受凉最容易导致感冒。围巾和护腰在秋天真的很有用。
秋天的空气相对干燥,很多人喜欢关窗取暖,但室内空气不流通时,病毒反而更容易滋生。建议:
每天早晚各通风15分钟,避免长时间密闭环境。
办公室里可以在午休或人少时开窗换气。
如果担心冷风直吹,可以打开对角线的窗户,形成柔和的空气流动。
身体免疫力强了,感冒自然就少来“找麻烦”。秋季可以这样做:
饮食均衡: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C。
适量运动: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骑行。
规律作息:不要熬夜,保持7小时左右的睡眠。
我自己每到秋天会坚持晚饭后去公园快走40分钟,这几年很少再被流感困扰。
很多人感冒并不是被冷风吹的,而是通过接触传播。比如地铁扶手、门把手等地方都可能有病毒残留。
外出回家一定要先洗手,再摸脸或吃东西。
公共场所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揉眼睛、摸鼻子。
随身带一小瓶免洗洗手液,尤其是在无法用水洗手时很实用。
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,它的传染性更强、症状更重。秋季正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。
接种后大约需要2周产生抗体,所以最好提前在流感高发期之前完成。
儿童、老人、孕妇以及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建议接种。
除了以上几点,小细节同样重要:
多喝温水,保持喉咙湿润,减少病毒在咽部附着的机会。
室内适度加湿,避免鼻腔干燥。
避免长时间呆在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。
秋季感冒和流感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提前预防、细心生活。等到天气再凉一点,你会发现,这些看似麻烦的小习惯,其实帮你省去了无数吃药打针的烦恼。与其在病床上后悔,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