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社交平台上,“外卖健身”突然成了年轻人的新话题。顾名思义,它不是点外卖后在家做健身操,而是——通过送外卖的过程来锻炼身体、顺便赚钱。
这种玩法最早出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,一些年轻人利用下班时间注册外卖骑手账号,每天接单两三个小时,既完成了一次有氧运动,又赚到了一点外快。
相比传统去健身房,“外卖健身”有几个直观特点:
运动量真实:骑行/步行送餐,一天动辄上万步
时间灵活:自由接单,按个人作息安排
额外收益:运动同时获得收入
户外活动多:减少长时间室内坐着的风险
想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拆开看:
以美团或饿了么骑手的平均数据为例:
轻度模式(每天骑行10公里+步行3000步):约消耗400–500大卡
中度模式(骑行20公里+步行8000步):约消耗800–1000大卡
高强度模式(骑行30公里+步行15000步):可达1500大卡以上
对于一个普通体重(65kg左右)的人来说,每天额外消耗500–800大卡,配合饮食控制,确实能形成热量缺口,一个月可能减重1–3公斤。
不少人“外卖健身”减不下来,原因就在于:
接单累了,反而点高热量奶茶、炸鸡奖励自己
运动增加食欲,吃得更多
饮水不足导致代谢下降
所以,“外卖健身”如果没有配合合理饮食,很可能白忙一场。
方式 | 每小时消耗热量(65kg人) | 额外收益 | 灵活性 | 社交性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外卖健身 | 300–500大卡 | 有 | 高 | 低 |
跑步 | 500–700大卡 | 无 | 高 | 中 |
健身房有氧课 | 400–600大卡 | 无 | 中 | 高 |
结论是:外卖健身的减肥效果取决于强度与饮食配合,否则仅靠送单的热量消耗不一定能瘦。
根据一些真实骑手和兼职者的反馈,外卖健身更适合:
需要额外收入的人
讨厌枯燥跑步机的群体
居住在市区/外卖需求高的地方
有一定骑行或步行习惯的人
而不适合以下人群:
膝关节、腰椎有问题的人(长时间骑行有负担)
时间极度紧张的人(接单时间不稳定)
容易受天气影响心情和状态的人
虽然看起来很美好,但它也有潜在风险:
城市交通复杂,骑行送单存在被撞、摔倒等风险
高温、暴雨天气容易中暑或受凉
长时间骑行可能造成腰背劳损、膝盖磨损
夏季大量出汗,如果不补水,易出现低钠血症
下班后接单,晚间休息时间被压缩
长期高强度兼职可能导致精力透支
初期每天接单1–2小时,先适应节奏
逐渐增加强度,避免一下子拉爆体能
每小时补水200–400ml,适量补电解质
不用高热量食物“奖励”自己
增加蛋白质摄入,帮助肌肉恢复
尽量选择熟悉的区域接单
夜间注意反光装备和车灯
每周至少安排1–2天休息
拉伸腿部、腰背肌群,防止运动损伤
案例A:小李(28岁,IT工程师)
下班6点后接单到8点,每天骑行15公里+步行5000步,三个月减重5.2公斤,同时副业收入约4500元。
案例B:小王(32岁,全职骑手转兼职)
体脂率从28%降到22%,但因膝盖不适暂停高强度外卖健身,改为低强度慢骑。
“外卖健身”并不是减肥捷径,但它提供了一种**“运动+收益”的生活方式,对厌倦健身房、又想增加运动量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想靠它减肥,需要热量缺口+规律作息+安全意识**三者结合,才能健康、稳定地达到目标。
⚠️提示:如有心脏病、严重关节病等基础疾病,不建议尝试高强度外卖健身,运动前可先做体检评估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