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把底线说清楚:教辅是“练—评—改—再练”的工具,不是教材替身。好教辅=匹配教材版本 + 难度分层 + 解析到位 + 可测评与错题闭环。按这四条选,基本不踩坑。
年级 + 教材版本:统编语文/人教数学/牛津/外研……(不同版本“例题与口径”差异很大)。
目标与弱项:是“提基础”还是“冲难题”/“专项短板”(如阅读、几何、语法)?
时间与频率:每周可做几次、每次多久?能否周测 + 周复盘?
输出物:**一本主线(同步/总复习) + 两本专项(弱项/压轴)**的清单,上限三本,拒绝题海。
匹配度:与教材版本/地区题型一致;目录能映射到课本章节。
分层结构:A 基础 → B 夯实 → C 提升/挑战,每层有例题+习题+随堂微测。
解析质量:步骤完整、关键转折用文字解释“为什么”;给多解/常错点。
诊断/测评:章前有预习清单,章末有单元卷;卷后给分档建议。
版式友好:题干清晰、字号适中、格子够写、纸张不透墨。
配套资源:视频讲解/听力音频/扫描码答案齐全可用,不限时。
可追踪:错题页留空位、带“错因标签”(审题/概念/计算/表述)。
红线:偏题怪题、答案口径不统一、解析一句话糊弄、盗版扫描件(字迹模糊+排版漂移)。
语文:同步阅读理解 + 古诗文背诵手册 + 作文素材与方法。重“词句—段落—篇章”阶梯训练,别一上来刷长难文。
数学:一本同步通关(按教材章节)+ 一本思维专项(数与代、图形与几何、应用题)。三步:例题—变式—小卷。
英语:词汇/句型+自然拼读/音标,再配分级读物(可听可读),不求难词堆砌。
语文:现代文/文言文分册,配古诗文默写与翻译;作文走**“审题—立意—结构—素材卡”**四件套。
数学:同步 +函数/几何/统计概率专项;几何必须看作图与辅助线思路而非只给答案。
英语:语法体系化(时态/非谓/从句)+完形/阅读/写作专项;作文教辅要有模板框架 + 自查清单。
物化生:按“概念表—典题—实验/图像”三联动;选择支持错因归类的书(概念混淆/公式套错/单位换算)。
语文:阅读按论述/说明/小说/散文/古诗文分册;主观题要有**“答题术语+采分点”;作文看审题树/素材库/句式变换**。
数学(必修/选修):选模块化总复习(函数/导数/数列/立体几何/概率统计),每章配A/B 卷;解析必须体现**“转化思想/分类讨论/构造/数形结合”**。
英语:语法填空/七选五/读后续写/应用文全覆盖;要求范文多版本改写+语言替换库。
理化生/政史地:看核心概念图谱 + 真题来源标注;选择题解析要写排错理由。主观题给**“得分句式模板”**。
预习清单:定义域/值域、单调性、最值、题型清单。
例题—变式—小测:每做 3–5 题,写下**“关键一步”**。
错因标签:概念/审题/计算/方法/作图。每周复盘同标签 3 题。
章末卷:计时 30–45′,按分值先易后难。
三步读:定位题(回文定位)→推断题(根据—结论链)→主旨题(标题/首尾段)。
答案句式:观点 + 依据(原文句/关键词)+ 术语(手法/作用/情感)。
作文:立意卡(5 套)+结构框(并列/对比/因果)+表达库(排比/设问/引用)。
阅读:Skim → Scan → 题干回文 → 句际关系词(however/therefore/for instance)。
写作:三段骨架(观点—理由—例子)+句型替换(被动/非谓/定语从句)+自检清单(时态/主谓一致/冠词/拼写)。
D1:用书自带诊断题/单元卷,记录分数与错因。
D2–D3:做 2 个小节,观察分层是否合理、解析是否“讲为什么”。
D4:做随堂微测,看题目跨度与重复度。
D5:用错题本模板复盘(见下)。
D6:家长/老师抽查口述解题思路(不是背答案)。
D7:是否继续:能闭环(练—评—改—再练)就留,做不到就换。
错题本模板(A4 一页)
题目编号|错因标签|关键一步|我下次怎么做(1 句)|一题多解(可选)
段 1|同步巩固(2–3 次 × 40–60′):当天课堂对应章节的例题+小测。
段 2|专项提升(1–2 次 × 60–90′):弱项专项(阅读/函数/几何/语法),周测卷 + 复盘 20′。
周末 30′ 家庭会议:看错因分布,下周只打前两大错因。
只问思路不催速度:先问“这题你会从哪儿下手?”
给时间盒:每题设标准完成时长,超时标注“战术问题”。
奖励与反馈:按完成度与复盘质量给反馈,不看纯分数。
电子资源管理:扫码视频/音频集中到一个文件夹,每周复习 1 次。
打基础(学期中):同步练习册 1 本 + 弱项专项 1 本。
期中/期末备考:单元卷/专题卷+错题再练册。
中高考/中考冲刺:近三年真题分类 + 模块压轴题训练;作文/英语写作配模板与素材本。
竞赛/拔高(谨慎):先确保课内 A 层稳,再上思维/竞赛启蒙,每周 ≤1 次。
超纲、怪题当噱头;
无解析或解析敷衍(“由此可得”那种直接淘汰);
跨版本混编,与学校教材对不上;
题海式厚本但无分层/无测评;
盗版复印(纸味重、字糊、页码乱);
只直播不录播的配套资源,无法回看。
写下:年级 + 教材版本 + 两个弱项 + 每周可用时段。
选定:1 本同步 + 1 本弱项专项(先不超过 2 本),按“D1 诊断—D7 复盘”试学一周。
建立错题本(用上面的模板),本周只攻两类错因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