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话总览:先锁显示器目标,再配显卡和电源,最后看机箱空间与风道;1080p更吃CPU,4K更吃GPU。
显示器:分辨率(1080p/1440p/4K)+刷新率(60/144/240Hz)。
画质倾向:电竞(低延迟/高帧) vs. AAA(高画质/光追)。
是否开光追:要稳定开光追→显卡至少上一个“高半档”,再配DLSS/FSR/XeSS类超分。
1080p|144–240Hz 电竞:中端卡即可,8–12GBVRAM;更看重CPU 单核性能与低延迟。
1440p|120–165Hz AAA:中高端卡更合适,12–16GBVRAM;纹理材质不易爆显存。
4K|60–120Hz AAA/光追:高端/旗舰卡,16–24GBVRAM 更稳。
小贴士:8GB在部分 2024+ 大作“超高贴图+高分辨率”下容易吃紧;宁可降一档特效 + 开超分也别卡顿。
1080p 高帧:CPU 更关键,建议高频 8 核起步(或性能核充足的混合架构)。
1440p:CPU/GPU 均衡,高频 6–8 核即可配中高端显卡。
4K:几乎纯 GPU 受限,高端卡 +高频 8–12 核更顺。
经验比例:整机预算(不含外设)中,显卡占 35–50%较均衡;1080p 偏低端些、4K 偏高端些。
BIOS:开启Resizable BAR/Smart Access Memory,对新卡有小幅增益。
功耗档位 & 建议电源(优先ATX 3.0/3.1 规范、80+ Gold):
中端卡(~180–250W)→550–650W
中高端(~250–320W)→650–750W
高端/旗舰(~320–450W+)→850–1000W
供电线:新卡多用12V-2×6/12VHPWR规格;尽量用电源原生线,插到位、别折锐角。
瞬时峰值:ATX 3.x 对2×功耗级瞬时冲击友好,老电源易跳闸,别省这点钱。
尺寸:三槽大卡长度 320–350mm常见,确认机箱显卡限长/厚度;笔直走线别顶前置风扇/硬盘笼。
风道:前进后出,至少2 进 1 出;正压更防尘。高端卡可加下置/侧置进风。
竖装/延长线:要用PCIe 4.0 认证延长线,避免带宽/干扰问题。
主板插槽:优先 CPU 直连的x16 插槽;避免让 M.2 抢占到 x8/x4(看主板手册)。
超分:DLSS/FSR/XeSS 设为Balanced/Quality常见,锐度适中。
限帧/G-Sync/FreeSync:打开可变刷新+轻度限帧,帧时间更稳更顺眼。
关卡顿源:不用时关覆盖式录屏/后台叠层;驱动清洁安装、保留核心组件即可。
温控:可轻度降压(Undervolt)换平稳与静音;别追极限烧机。
1080p 电竞:中端卡 + 高频 6–8 核 CPU + 16–32GB RAM +550–650W 金牌
1440p AAA:中高端卡 + 高频 8 核 CPU + 32GB RAM +650–750W 金牌
4K/光追:高端/旗舰卡 + 高频 8–12 核 CPU + 32–64GB RAM +850–1000W 金牌
还用1080p/60Hz 显示器?先升1440p/高刷,再加显卡,体验提升更大。
只看顺序跑分→ 真实游戏看1%/0.1% low与帧时间稳定。
被“12GB 但 128-bit 位宽”迷惑→ 1440p 以上可能带不动高纹理。
老电源+转接头硬怼旗舰卡→ 瞬时拉爆黑屏/烧接口。
机箱装不下→ 买前量长度/厚度/供电口朝向。
二手矿卡→ 先查显存错误率/BIOS 修改/功耗墙,风险自担。
全开光追硬怼 4K→ 先开超分,按画质优先级逐步拉高。
写下你的显示器规格与目标帧数(例:1440p/144Hz)。
预算拆分:显卡占整机 35–50%,配套电源按上表选ATX 3.x 金牌。
量机箱:记录显卡限长/限厚/电源仓空间。
列 3 档方案:中端|中高端|高端,分别配上 CPU/电源/风扇数量。
装好后:开 Resizable BAR → 更新驱动 → 开超分/G-Sync → 轻度限帧,再按温度做小幅降压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