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并不是突然晕倒才算,它有一个过程:
轻度中暑:头晕、乏力、口渴、多汗
中度中暑:体温升高、心跳加快、恶心呕吐
重度中暑(热射病):意识模糊、抽搐,甚至危及生命
一旦出现前两种情况就要立即处理,避免发展到重度。
避开高温时段出行
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是高温高风险时段,尽量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外出。
多喝水、少喝酒
夏天出汗多,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运动或户外活动时,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。
穿透气衣物
棉麻、速干面料比紧身、不透气的衣物更适合夏天,颜色以浅色为主。
携带防暑用品
出门可带防晒帽、遮阳伞、防晒袖套,以及藿香正气水、风油精等应急物品。
老人: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减少在烈日下活动,家中保持通风降温。
孕妇:避免长时间暴晒,注意休息与补水。
儿童:户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,及时补水降温。
使用空调与电扇:保持室温在 26℃ 左右,并保证空气流通。
冰毛巾降温:毛巾用冷水浸湿,敷在颈部、腋下、额头可快速降温。
饮食清淡:多吃瓜果蔬菜,避免油腻和高盐饮食。
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
补水降温:小口多次喝凉开水或淡盐水
物理降温:用湿毛巾擦拭身体、扇风降温
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昏迷、抽搐,立即拨打 120 急救
总结:夏季预防中暑的关键是提前防护、及时降温、合理补水。尤其是老人、小孩、孕妇,更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。一旦出现中暑迹象,必须立即处理,防止病情加重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