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聊天中,大家常常会说“女人比男人长寿”,甚至有人笑称“女人多活的那几年,就是用来给老伴送终的”。玩笑归玩笑,这背后确实有数据和科学依据。那人类平均能活多久?男人和女人的差距又在哪里?
在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发布的《全球寿命统计》里,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为73.8岁,比十年前延长了1.6年。
亚洲:整体偏高,日本依旧位居第一,平均寿命85.2岁。
欧洲:北欧国家普遍超过82岁,医疗体系完善是关键。
非洲:部分地区受疾病、经济、战争等影响,平均寿命仅在60岁左右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人类的理论寿命极限依然在120岁左右(目前纪录保持者法国的让娜·卡尔芒活到122岁),但要活到极限,需要基因、环境、生活方式多重配合。
几乎所有国家的统计都显示——女人比男人长寿。
以中国为例(国家卫健委2025年数据):
女性平均寿命:80.9岁
男性平均寿命:74.6岁
差距:约6.3年
这种差距在世界范围内也类似,平均在4-8年之间。
雌激素保护:女性的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,可延缓动脉硬化。
染色体优势: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,一旦一个有缺陷,另一个可以补偿;男性只有一个X,遗传缺陷更容易显现。
男性更容易吸烟、酗酒、饮食不规律。
高危职业比例更高(如建筑、矿业、消防等)。
健康检查意识弱,很多男性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去医院。
男性更容易承受经济和社会压力,但倾向于“闷着不说”,长期高压影响心血管与免疫系统。
女性在情绪释放和社会支持方面相对更好,这有助于减轻压力伤害。
其实差距并不是绝对的,以下方法对男性尤其重要:
定期体检:每年一次全面体检,尤其关注血压、血糖、心血管。
改善生活方式:戒烟限酒,规律作息,保持BMI在正常范围。
培养兴趣与社交:减少孤独感,保持心理健康。
适度运动: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行。
学习情绪管理:遇事愿意倾诉,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。
男人与女人的寿命差距,不只是“天生”注定,更是生活方式、社会角色和健康习惯的综合结果。换句话说,很多男性是“自己把寿命过短了”。
如果愿意从现在开始改变,男性完全可以大幅缩小与女性的寿命差距,甚至在个人案例中实现“逆袭”。
生命是一场马拉松,不是百米冲刺。想跑得远,先学会慢下来、养好自己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