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新手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白天宝宝还挺乖,到了晚上就开始哭闹,一会儿要抱,一会儿又不愿意躺,折腾到半夜才慢慢安静下来。长期下来,大人疲惫不堪,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受影响。那么,婴儿晚上总是哭,到底该怎么办?
婴儿不会说话,他们通过哭声来表达各种需求。晚上哭闹常见的原因有:
饿了——新生儿胃容量小,夜间需要多次喂奶。
尿布湿了——湿尿布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。
太热或太冷——婴儿的温度调节能力弱,对环境温度很敏感。
肠绞痛——尤其是1-3个月的宝宝,常在夜间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哭闹。
缺乏安全感——新生环境陌生,宝宝需要父母的安抚。
先确认宝宝是否饿了、尿布是否干净、室温是否适宜(建议20-24℃)。这些问题解决了,有时宝宝就会安静下来。
用柔软的襁褓将宝宝轻轻包裹,让他感受到像在妈妈子宫里的安全感,能有效减少惊跳反射。
白噪音机、吹风机声、轻音乐都能模拟宝宝在子宫内听到的环境声,帮助放松情绪。
抱起宝宝,让头靠在肩膀上,轻轻拍背并小幅度摇晃,既能帮助排气,也能给予安全感。
每天睡前固定进行洗澡、换衣、喂奶等步骤,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,知道接下来是睡觉时间。
如果宝宝的夜间哭闹伴随发烧、呼吸急促、呕吐、皮疹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,以排除疾病原因。
我家宝宝两个月时,每晚固定在9点哭一个小时,后来发现是肠绞痛。医生建议我们在喂奶后帮宝宝多拍嗝,并给他做“顺时针轻揉肚子”的按摩。坚持一周后,哭闹时间明显减少。
💡结论:婴儿晚上哭是正常现象,但通过检查基本需求、增加安全感、建立规律作息,大部分宝宝的夜间哭闹能显著改善。如果采取了多种方法仍无效果,最好让儿科医生帮忙检查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