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错字/同音字太多,先救哪里?
先救“标题词、品牌词、人名地名、功能参数”。建立术语表与同音词清单(如:功率/公率;缓存/环存),批量替换,再逐句听校。
Q2:断句怎么判?
按意义停顿而非气口;一条一句话的自然单元。疑问句与感叹句保留标点,不把“但是、所以”落在行尾。
Q3:分行怎么切?
同屏最多两行;语义一边一行,别把量词/时间切断。单行尽量不超过约14个汉字,避免“屏幕阅读压力”。
Q4:时轴总是不合拍?
把每条起始点对齐声波的辅音起点;结束点留给观众回味,宁稍早不拖尾。相邻两条留细缝,避免“闪字幕”。
Q5:口头语要不要留?
“嗯、啊、然后、就是”能删则删;影响语气和理解的保留一次,不要全留,防止读感拖沓。
Q6:中英混排与大小写?
英文专名保持大小写;单位与数值紧贴(例如 15W、4K);全角/半角统一,百分号与数字不空格。
Q7:标点用哪一套?
中文语句用全角中文标点;时间、参数、网址采用半角;省略号统一为“……”而不是“...”。
Q8:脏话、敏感、隐私怎么处理?
保留事实但做弱化或脱敏(缩写姓名、打掉手机号中段);负面语气避免煽动性形容。
Q9:读速与时长有参考吗?
给观众留气口:单条停留约2–4秒区间更易读;密集对白宁拆成两条,不要挤成一条。
Q10:怎么让字幕也帮到SEO?
把完整文本同步成文稿页:标题复述主题;段落加小标题;首屏放一句“视频要点”摘要;图片写好文件名与alt。让搜索引擎读得懂,用户点得进。
第一遍|机械清洗(快)
建术语表:品牌、人名地名、专业词、数字单位。
批量替换同音错字与大小写。
统一标点与全角/半角。
粗调时轴到“句首起、句末落”。
第二遍|人工精听(准)
逐句听校:断句按意义、分行不拆量词与时间。
把口头语精简为“有信息”的版本。
调读感:密集段拆条、空白段合并。
统一风格:数字、单位、外文、专名、语气词写法一致。
快速回看一次成片,确认没有“闪字幕/遮挡主体”。
同屏最多两行;单行尽量≤约14字。
单条停留以可读完+留余量为准,常见在约2–4秒区间;极短句≥约1秒。
相邻条目留细缝,避免重叠或闪烁。
画面关键物体/人物脸部尽量不被遮挡(上移或缩短时长)。
统一数值格式:日期、金额、功率、分辨率写法前后一致。
错误类型 | 纠正规则 | 示例修正 |
---|---|---|
同音错字 | 用术语表批量替换 | “公率15”→“功率15W” |
断句乱切 | 断在意义边界 | “今天/我们介绍手机摄影”→“今天我们/介绍手机摄影” |
分行拆量词 | 量词留在名词前 | “一/个方案”→“一个/方案” |
口头语堆积 | 删无信息口头语 | “然后就是我们/然后就开始”→“我们/开始” |
英文大小写 | 专名按原样 | “type-c”→“Type-C” |
全半角混乱 | 语句中文标点全角 | “你好吗?”→“你好吗?” |
数字单位分离 | 单位紧贴数字 | “15 W”→“15W” |
拖尾时轴 | 落在语音末端 | 字幕延后→收紧至发音结束 |
闪字幕 | 条目留缝不重叠 | 两条相接→留细缝 |
疑问无标点 | 语气还原 | “真的可以吗”→“真的可以吗?” |
颜色/底板:正文白字配半透明底,重要词可加轻描边,但避免刺眼纯彩。
位置:默认底部;遇下三分构图或字幕遮物时上移一档。
说话人标注:多人对白可在第一词加“【姓名】”。
非语音信息:必要时描述关键声音(掌声、哨声、提示音),照顾静音与听障用户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