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最在意的是PM2.5(雾霾/烟)、花粉尘螨(过敏)、还是新家/新家具的气味/甲醛?
你要净化的房间面积×层高是多少(m²×m)?
你能接受的噪音和滤网后续成本大概在哪个区间?
CADR(洁净空气量):越高,净化越快。颗粒物 CADR 用来对付 PM2.5/花粉;想应对新装修/异味,再看甲醛 CADR。
匹配房间大小(经验值)
12–20 m²:颗粒物 CADR200–300 m³/h
20–35 m²:300–450 m³/h
35–50 m²:450–650 m³/h
目标是让房间每小时换气 3–5 次等效(ACH),卧室取低噪、客厅取高 CADR。
CCM(累计净化量):滤网“抗脏耐久”。颗粒物P4、甲醛F4更抗造。
滤网规格:优先H13 级 HEPA + 大量活性炭(看炭重/体积,不看花哨名词)。
噪音:卧室夜用希望≤35 dB(A);高档风干衣/客厅可放宽。
能耗与密封:同 CADR 选功率更低者;机身密封好(漏风少)比“滤纸标号更高”更重要。
传感与自动:颗粒物/异味双传感更灵;但Auto 模式常偏保守,需要你手动“先强后弱”。
看:颗粒物 CADR + P4 + H13 HEPA。
用:关门单房间作业,开最大风 10–30 分钟→降到“低速恒定”。厨房油烟源头是抽油烟机,净化器只负责“残局”。
看:颗粒物 CADR(卧室按面积匹配即可)+静音+可靠密封。
用:卧室 24/7 小风恒开,换洗床品≥60 ℃热水/周,搭配防螨套 + 吸尘更稳。Auto 往往太“佛系”,睡前先中档 15 分钟再转睡眠挡。
看:甲醛 CADR + F4 级炭量(活性炭越多越好),支持单独炭盒可更换加分。
用:通风优先;净化器用于“关窗时的兜底”。若味大,多台分布或大 CADR+大炭更有效。对“臭氧/电离/光触媒强氧化”的噱头保持警惕——绝不选会释臭氧的机型。
位置:离墙≥20–30 cm,靠污染源/房间中部;别贴角落、别被家具挡风。
门窗策略:想快降浓度→关门单房间“拉满”;需要换气→短时开窗 2–3 分钟即可。
操作节奏:先强后弱(入房/回家/打扫后先开强风 10–30 分)→达标后低速恒定最省电又安静。
联动:开空调制冷/制热时,净化器继续低速“托底”;做饭/吸尘后补一轮中高档。
校准:买一只靠谱的PM2.5 显示仪(或选择带数值显示的机型),每季互相对比一次,心里有数。
甲醛:家用便携仪器误差很大,看体感 + 通风 + 炭量 + 长期,别被瞬时数值吓到/迷惑。
更换周期:受灰尘浓度与开机时长影响大;以压差/黑化程度/气味穿透为准,别只信“月数”。
活性炭:有味道穿透、异味下降变慢,就该换炭。可单换炭层更经济。
清洁:每 1–2 周吸尘器清理预过滤网;灰大城市缩短间隔。
一年成本:计算公式 =(滤芯价格 × 1–2 套)+ 电费(功率 × 日开机小时 × 365)。买前算清,别被“低价主机+高价滤芯”套路。
只看“H14”“超高等级”:如果漏风或机身缝隙大,再高等级也白搭。
Auto 万能论:污染波动快,Auto 来不及响应;手动先强是王道。
“除甲醛黑科技”:能说清楚“甲醛 CADR/CCM 与炭量”的才靠谱;会产生臭氧的一票否决。
整屋一个机:净化是“看风量不看信仰”。大客厅或 L 型户型,宁愿两台中等 CADR 分区,也别一台强机隔墙吹。
入门卧室:颗粒物 CADR 200–300,静音好、P4、睡眠挡 <35 dB。
客厅主力:颗粒物 CADR 400±100,P4 + 大炭箱(≥F3/最好 F4),风道密封扎实。
新家/地下室气味重:在上面基础上选甲醛 CADR 高 + 炭量大的型号,能单独更换炭层更省钱。
量房(面积×层高)→按上表定CADR 档位;若除味→看甲醛 CADR/炭量/CCM F 级。
到手放离墙 20–30 cm、靠污染源;回家/睡前先中高档 10–30 分→低速恒开。
卧室过敏:24/7 低速 + 防螨套 + 热洗床品;Auto 不给力就手动定档。
新家:通风优先,净化器做“关窗兜底”;选不会产臭氧的方案。
每周清预滤;有味穿透/滤网明显变黑及时换;算清一年滤芯+电费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