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户外活动,尤其是在高温、高湿的天气下,如果防护不当,很容易中暑。轻则头晕乏力、出汗异常,重则可能出现意识混乱、昏迷甚至危及生命。中暑并不是老年人或体弱者的专利,年轻人、运动员、户外工作者同样高风险。为了帮你安全度夏,这里总结一份户外防中暑的最佳方法清单,从预防到应对全覆盖。
特别留意高温预警和紫外线指数。
若气温超过 35℃ 且湿度高,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。
避开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的高温时段。
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、户外劳动。
浅色、宽松、吸湿排汗的衣服有助于散热。
带遮阳帽或使用防晒伞,减少阳光直射。
小口多次喝水
一次 100–200 毫升,每隔 15–30 分钟补一次。
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,以防胃部不适。
补充电解质
大量出汗会流失钠、钾等矿物质,可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。
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户外活动的人群。
避免高糖、高咖啡因饮料
可乐、奶茶、咖啡等会加重脱水。
寻找阴凉处休息:如树荫、凉棚、通风走廊。
湿毛巾擦拭:擦额头、脖子、腋下、手腕,帮助降温。
风扇+喷水:蒸发带走热量,比单纯吹风效果好。
老年人、婴幼儿、孕妇、心血管疾病患者。
户外施工人员、快递员、环卫工等长时间暴晒人群。
有过中暑史的人更容易再次中暑,要格外警惕。
症状:头晕、乏力、恶心、皮肤潮红、出汗异常(多或突然减少)。
处理方法:
立即转移到阴凉、通风处。
脱去或解开衣物,帮助散热。
用凉毛巾敷头、颈、腋下、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。
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。
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抽搐、昏迷,应立刻送医。
养成每天定时喝水的习惯,不等口渴才喝。
外出前做好防晒涂抹,减少皮肤热量吸收。
在家或办公室保持空气流通,必要时开空调或风扇降温。
防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开高温、及时补水、适时降温。即使是在高温季节,只要掌握这些方法,中暑的风险就能大幅降低。记住,中暑不是小事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,所以任何高温下的身体异常,都不能忽视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香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